盛 秋
盛 秋
薛錦璇
立秋: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處暑: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秋分:雷始收聲、蟄蟲坯戶、水始涸。至此,盛秋正式登場。
在人們的固有觀念中,“盛”應當用來形容春,春天初始,萬物復蘇,一派欣欣向榮,世間由冷冬歸沉的寂寥開始走向暖春新生的繁盛。而秋,彷若天生便是萬物“凋零”、歸于“沉寂”的代言人。宋玉《九辯》中寫道:“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曹丕《燕歌行》中又言:“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在眾多膾炙人口的古詩詞加持下,秋,自然而然地被賦予了“衰落”的意象。
一千個人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我眼中,秋天,是興盛的季節。“我言秋日勝春朝”,秋,并不意味著結束;秋日,是萬物盛放的另一個開始。
秋季褪去了春日的跳脫,脫離了夏日的沉悶,也未沾染冬日的嚴苛,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它獨到的沉穩。于我而言,秋日就像是晨起時一縷熹微的光、午后氤氳著一抹霧的茶,恬淡愜意,好不自在。
初秋還留有盛夏驕陽的一絲余暉,秋高氣爽,暖意融融,正是出游的好時節。趁著閑暇時光,約上三兩好友,或是池邊垂釣、登山攀巖,或是露天燒烤,綠茵草坪上嬉鬧,放松休閑,盡情享受秋日。更不用說秋季物產豐饒,簡直是吃貨們的“天堂”,有蟹膏肥美、肉質鮮甜的大閘蟹;有美味可口、令人回味無窮的菌菇山貨;有新鮮的棗子、臍橙、柚子,晶瑩剔透宛若顆顆紅寶石的石榴;更有熱氣熏人、甜糯可口的炒栗子、烤紅薯……美食讓人們的幸福感直線上升。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一過,深秋將至,蟬噤荷殘,料峭寒風吹過,氣溫陡降。秋意漸濃,大家匆匆披上厚重的外套來抵御深秋的寒冷,但拋開日漸變冷的氣溫不說,深秋正是進補的好時候。“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過后氣溫驟降,人也容易倦怠乏力,中醫常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人們養陰防燥、潤肺益胃的大好時機。“天高晝暖夜來涼,草木蕭疏梧落黃。日享菊香播小麥,夜喝梨貝養脾腸。”秋季多食用甘、淡滋潤的食品,做好食補,既可以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對于我們的身體調理大有裨益。
與盛秋同起舞,因時利導,品味盛秋的豐饒,享受天高氣清的舒適,這才算是不辜負美好秋日!
(作者單位:華東公司龍電華鑫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