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司:發揮“大監督”合力 提升企業管理效能
本報湖北十堰訊:“要繼續緊盯項目創效復核、三個月未結算、臨建費用超支等六大專項審計不松懈。”“持續督促審計發現問題整改閉合,實現審計結果的充分運用。”在二公司2022年三季度審計委員會暨大監督工作會上,該公司就新一輪審計重點工作作出了部署安排,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能力,發揮“大監督”體系合力,提升企業管理效能。
今年以來,二公司緊扣“項目管理升級達標”主線,堅持把“大監督”工作作為企業下好源頭預防“先手棋”、筑牢經濟安全發展防線的重要支撐,形成全面覆蓋、常態長效的監督合力,有效提升了企業管理水平,堵塞了企業管理漏洞,促進了企業高質量發展。根據數據統計,截至11月份,該公司完成整改追損10600多萬元,確保了企業“真金白銀”顆粒歸倉。
為提升企業改革發展質效、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該公司探索建立了“審計、巡察、紀檢”協同工作機制,推動職能監督與專職監督深度融合、有效協同,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在審計開始前,該公司會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審計、紀檢和巡察部門聯動協作會議,就各自需要對方支持、配合的相關工作進行溝通交流,實現信息資源共享。同時,持續加大交流互學力度,強化政治監督和審計業務學習,增強審計人員政治意識和發現違紀問題的能力,提高審計干部運用審計思維開展監督工作的水平。
在審紀巡聯動監督實踐中,該公司聚焦項目管理風險點,緊盯“三重一大”管理制度落實情況,靈活運用審計技巧和方法,通過業務數據分析、問卷調查與談話、實地察看相結合等方法,重點關注消缺費用、創效復核、標識標牌管理、三個月未結算隊伍、臨建費用、包干費用等影響項目管理的關鍵因素,結合項目特點,深入分析影響成本、效率和效益的關鍵環節,既抓“大漏洞”,也審“微裂縫”,通過事前審計、事中審計,在過程中發現項目管理漏洞并及時糾偏,以“治未病”代替“治已病”,提前化解項目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質量風險、效益風險等。今年以來,該公司對33個項目開展了審計工作,通過職能監督和專職監督在項目管理中持續發力,使項目管理水平、創效能力、隊伍建設水平等得到了顯著提升。
此外,該公司還堅持把審計發現的問題放在企業改革發展大局下審視,對審計中發現的典型性、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加強分析研究、提出意見建議,深入剖析問題背后存在的體制機制漏洞。該公司審計中心針對項目存在的問題和風險,聚焦多計、多付、超計等多個方面問題,劍指“躲、推、硬”等頑癥,挖掘背后根源,對經管、財務、物資等部門提出的審計意見和建議采納率為100%。同時,對發現問題實行“問題庫”管理,按照“周反饋、月梳理、季總結”方式分解整改任務和方案,明確整改“路線圖”“時間表”“責任書”,把整改任務分解到具體領導、具體部門、具體責任人,構建有序銜接、方式貫通、系統聯動的整改監督閉環,推動全公司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確保整改事項一個不落、見底清零,集中發力做好審計整改“后半篇”文章。目前,該公司已梳理了20個檢查項目的問題庫,并實現了一個周期問題整改的全覆蓋督查和評價。
“要進一步探索建立審計、紀檢、巡察、財務、合規等‘五位一體’綜合監督體系,把政治監督、日常監督與職能監管等貫通起來,構建全面覆蓋、高效協同、威懾到位的大監督格局。”下一步,該公司將持續把“五位一體”大監督格局作為工作重點,形成常態長效監督合力,使監督融入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全過程,不斷放大監督效應、提升監督效能。
(唐業堡 宋宇婷)
欄目名稱:項目管理升級進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