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母子情”
別樣“母子情”
陳莉
傍晚時分,冷風陣陣,細密的雨絲滴落在地面的枯葉上。一位衣著單薄、白發蒼蒼的老婦人裹緊了身上的衣衫,站在五公司杭溫鐵路義烏特大橋331號橋墩旁,四處打量,眼里滿是彷徨無助。
麻壯便是在此刻注意到了這位老人。他是工地的一名安全員,人如其名,長得又黑又壯,是個來自山東的回族漢子,一雙眼睛炯炯有神,微笑時總是露出一排白牙,透出一絲憨厚。
下班路上,他正趕往架子隊駐地,在工地旁徘徊的老人引起了他的注意。擔心老人有危險,他便上前告知這是施工現場,不能逗留。
老人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手忙腳亂地向麻壯訴說自己的難處,言語中帶著幾分急切和慌亂。老人是浙江人,一口本地話,麻壯雖然聽不太懂當地方言,但還是從她斷斷續續的描述中得知,老人是要前往佛堂大學城給孫子送棉衣,許是上了年紀的原因,迷了路。
麻壯先是為老人指明了路線,見她依舊茫然,便提出要為老人打車。老人搖搖頭說自己暈車,平時走慣了路,婉拒了他的好意??粗鵁o助的老婦人,麻壯想到了自己年邁在家的老母親,心頭一陣酸澀。上了年紀的人出門本就不易,誰還沒有個難事呢?他上前扶住了老人,帶她前往目的地。
這短暫的半小時路程,成了兩人“母子”緣分的開始。
這之后,老人一直感念著麻壯對她的幫助,把他當成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每次給孫子送東西時,都會順路到架子隊看望他,還會帶點“小禮物”。有時是自家種的幾個蘋果,有時是紅薯或親手包的粽子……
麻壯見老人年紀大了,每次還帶著東西,感動不已,經常拿出自己的積蓄接濟老人,希望她可以生活得更好一些,但老人卻每每推辭。
他們之間雖沒有血緣,卻因這份感情緊緊聯系在了一起,從互不相識到“母子”情深。浙江媽媽和鐵建兒子的故事,還在繼續……
(作者單位:五公司杭溫鐵路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