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閉環
新疆和若鐵路正式開通運營
本報新疆和田訊:6月16日,三公司參建的新疆和(田)若(羌)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世界首條環沙漠鐵路線補齊“最后一公里”。
和若鐵路西起新疆和田地區和田市,東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全長825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為國家Ⅰ級單線鐵路,預留電氣化條件,全線共設22座車站。三公司承擔了和若鐵路和田至民豐段1744孔T梁預制、架設和286.42公里的鋪軌任務。
和若鐵路地處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有534公里分布在風沙區域,占線路總長的65%,是一條典型的沙漠鐵路。沿線屬干旱荒漠性氣候,風沙天氣居多且晝夜溫差最高達40多攝氏度,建設所需軌料運輸距離長,給T梁預制、架設和鋪軌、焊軌施工帶來挑戰。為保證T梁預制質量,該項目采取“因時制宜、工序交替”的方式進行施工,并加大自動噴淋設備的管理力度,確保梁體養護到位。
為確保鋪軌施工順利推進,項目部調集沙漠施工經驗豐富的相關人員,使用了自動化程度高、鋪設線路質量高、操作方式簡便的CPG500型鋪軌機組,可實現500米長鋼軌鋪設和軌枕布設同步進行,每日單班鋪軌2公里以上。“當地全年風沙天氣多達200多天,架橋機、鋪軌機、機車等大型設備的施工效能大大降低。為降低風沙影響,我們在機車四周增設了防沙篷布,將電纜槽、配電箱等關鍵部位保護起來,風沙過后再進行人工清理。”該項目負責人介紹。
和若鐵路作為新疆首個一次性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最長的鐵路,被稱為“千里一根軌”,全線采用無縫鋼軌鋪設。無縫鋼軌由500米長鋼軌依次焊接而成,是火車提速的關鍵,有利于減少行車阻力,提高軌道可靠性。與普通鋼軌相比,無縫鋼軌消除了大量鋼軌接頭,消解了接頭沖擊力,不僅列車運行更加平穩,旅客乘車體驗更加舒適,還減少了噪聲污染和線路損害,線路維修費用可節約30%至75%。
作為服務南疆的民生工程,和若鐵路在建設過程中,還吸收了大量當地少數民族群眾就業增收。
和若鐵路與格爾木至庫爾勒鐵路若羌至庫爾勒段、南疆鐵路庫爾勒至喀什段、喀什至和田段,共同構成長達2712公里的環塔克拉瑪干沙漠鐵路環線,這也是世界首個沙漠鐵路環線。
這一鐵路的建成通車,結束了和田地區洛浦、策勒、于田、民豐等縣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等地不通火車的歷史,將進一步完善新疆鐵路網結構,加快西部邊疆鐵路網建設,極大便利沿線各族人民群眾出行和貨物運輸,帶動沿線資源開發。
圖為首趟旅客列車行駛在若克雅特大橋上。
(彭特 汪建鴻 劉連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