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做的菜
母親做的菜
趙凱
望著桌上的飯菜,我突然想起了母親做的菜。
母親生在蘇北農村,是外婆的“老來得女”,從小就體弱多病。再加上家里比較困難,母親對生活便沒有太多的奢求,吃穿都不講究。
記憶里,母親從未做過什么精致的飯菜,唯一擅長的是做一種叫 “蘿卜豆”的咸菜。大概的做法是將黃豆煮熟、密封,等到表面長出絨絨的霉菌,再把新鮮的蘿卜切碎,和豆子拌在一起,最后,放上辣椒等佐料,再撒上重重的鹽,過一陣子就可以吃了。最初的味道的確還算鮮美,可是吃上一陣就讓人煩了。到了冬天,青菜除了白菜、蘿卜再無其他,我和哥哥常常沒了胃口。母親很著急,便將“蘿卜豆”變著花樣做,通常是加兩個雞蛋一起炒,讓我們吃上兩天,她則仍舊吃那沒放雞蛋的。
后來,我們隨父親辦了“農轉非”,卻并沒過上想象中要啥有啥的“城里人”生活,日子仍舊過得拮據,只是雞蛋吃得多了。原因是母親工作的養雞場,內部職工可以將破碎的雞蛋用很低的價格買回來。
上初中時,有一天吃晚飯,不知怎的,我突然沖她吼了一句:“你做了這么多年菜,水平怎么一點都沒有提高!”母親一下子怔住了,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好半天,她慢慢轉過頭去,我隱約感覺到,母親的眼中噙著淚水。過后,我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卻始終沒有勇氣向母親道歉。
母親也有拿手的,那就是包餃子。母親搟的皮總是又薄又圓,我很小就跟著學,可就是搟不圓。母親說:“自己學會包餃子,長大了就不受媳婦的氣,自己啥時想吃就自己包?!背杉液?,我第一次與妻子一起包餃子,她問我怎么把皮搟得那么圓?我笑著跟她說起母親的話,妻子聽后沒有吱聲,淚水從她眼睛里淌了下來。
后來,母親病情嚴重,也拿不動鍋鏟了,便再也沒做過菜。終于,在一個繁花盛開的季節,母親悄然離去。
多年過去了,好吃的飯菜早已不再是一種奢侈的愿望,我卻常常想起母親做的菜,想起和母親的一幕幕 。
(作者單位:一公司深圳地鐵16號線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