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車站 創建城軌品牌
打造精品車站 創建城軌品牌
——城軌公司武漢地鐵11號線六標項目文明施工側記
何赟 欽登科
今年5月26日,武漢市舉行了2021年江城“雙十大”選樹活動優秀班組暨武漢市“工人先鋒號”授牌儀式,城軌公司武漢地鐵11號線六標項目喜獲“武漢市工人先鋒號”。在今年的1月份,他們還榮獲了“2021年江城十大智慧工地”稱號。自進場以來,該項目就以“盾行九州 匠心城軌”理念為指引,致力打造精品工程、創建城軌品牌,進度、質量、安全、信譽領跑全線。
“工匠精神”鑄就文明標桿
筆者來到項目采訪時,現場正在進行車站附屬結構施工。步入地下車站,只見主體結構已經完成,工人們正在進行一些收尾工作。沿著車站細細查看,整個站內側墻、柱子表面平滑如鏡,清水混凝土展現著頗具特色的“工業風”。
該項目包含1站1區間:武昌火車站站、武昌火車站站~丁字橋路站區間。車站位于武昌區靜安路與北安街交叉路口,沿北安街敷設,車站結構設計為地下三層單柱島式站臺。武昌火車站站是一座地下三層車站,長228米,深28.74米,相當于9層樓高。
整個車站無滲漏,墻、柱表面光滑整潔,無蜂窩麻面,無缺棱掉角,達到了內實外美的效果。該項目技術負責人介紹,車站嚴格落實精細精品化施工:車站防水是重點,施工中,防水環節重點把關,每一條施工縫都按要求鑿毛;混凝土振搗過程中,邀請了一家大型制梁場的4名專業技術負責人來現場指導,確保振搗密實;主體結構側墻施工,采用三角鋼模板,便于混凝土振搗、養護;頂板澆筑中,采用承插式盤扣腳手架,盡管成本更高,但更為輕便、安全……此外,該項目率先設置鋼筋加工棚、渣土棚、材料棚和基坑防護簾幕等“三棚一簾”,樹立了文明施工標桿。
武昌站東廣場站主體結構已于2021年8月底順利封頂,成為該線路率先實現主體封頂的車站。當前,正在進行車站附屬結構、盾構始發準備等施工。
技術先行解決鄰里難題
該項目位于長江古河道區域,緊鄰曬湖,地基開挖深度大、風險高。車站周圍有火車站、居民小區、學校等,施工場地狹窄。工地圍擋距離旁邊小區最近的地方,僅有兩三米,在這樣的環境中施工,難度是非常大的。
當初做地連墻時,和居民小區最近的一處距離僅3米。為了減少對周圍的影響,項目部花費數百萬元,在小區樓下豎起了6米高、90多米長的隔音聲屏障,減少施工噪音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為減少對周邊居民的二次打擾,該車站在地連墻施工中,一次性將車站主體、附屬結構的地連墻“打包”施工,避免了常規分開施工對周邊環境的二次擾動。
該項目還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科技創新工作室,攻克全國性技術難題2項,其中一項《一種超深超重地連墻鋼筋籠加長套筒孔口對接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此外,車站施工范圍內的各種管線遷改也非常復雜,其中有一個寬9米、高2.2米的主干排水箱涵橫跨車站上方,他們克服重重困難,順利完成遷改。
工地實名制管理、加入武漢市工地衛士聯網、每天早晨6:30準時開展班前安全教育,雷打不動……項目建設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同時,每年都會進行接近于實戰水平的防汛及消防演練。
自2017年以來,該項目始終保持著安全生產零事故的良好局面,連續4年被評為武漢地鐵集團“十佳平安工地”。
施工噪音蝶變建設“好聲音”
車站施工難度這么大,為何卻能在全線率先封頂?這里面,“紅色引擎黨建基地”功不可沒。
進場初期,該項目便積極與武漢地鐵建設事業總部黨總支、中南路街道黨工委、靜安社區支部開展黨建聯建共建活動,成立“紅色引擎黨建基地”,讓周圍的老百姓了解地鐵、主動參與地鐵建設。
依托“紅色引擎黨建基地”,在街道和社區的配合下,他們積極開展“重陽節關愛老人”“幫扶慰問社區困難黨員”“聯合開展主題黨日和道德講堂”“為社區老人舉辦集體生日會”“向周邊居民贈送抗疫物資”及與靜安社區黨支部共同開展“清潔家園”等活動。
2021年9月27日7時30分,項目部正在開早會,突然聽見外面街道上傳來呼喊聲。大家出去一看,只見項目工地旁的小區樓頂濃煙滾滾,樓下已經擠滿了行人。
“情況緊急,大家拿著滅火器跟我一起上去滅火!”每年項目都會組織安全演練和救火搶險培訓,平時積攢的功底,此刻派上了用場。項目黨支部書記欽登科帶領8名員工奮不顧身沖向火場。
著火點在老舊小區的12層樓頂,樓頂兩側還有天然氣管道。欽登科和項目員工立刻分頭行動,一邊組織居民盡快撤離疏散,一邊對準火點滅火。半個小時后,火情得到控制。靜安社區干部和小區居民,紛紛道謝。
他們通過為周邊小區做實事、做好事的形式,向居民朋友展示中鐵十一局屬地央企的社會責任擔當,同時向周邊居民宣傳地鐵建設的必要性,讓大家對地鐵建設有了更深的了解,能夠理解和支持地鐵建設。
他們邀請靜安社區的老年居民擔任安全文明施工監督員,只要發現施工過程中有任何問題,可以直接聯系項目安全員,馬上進行解決?!氨热缰败囌驹谕练介_挖時,就有居民主動監督進出車輛是否帶泥上路,我們非常歡迎?!本用癯洚斄说罔F建設的“眼睛”。
2019年夏季的一天,天氣很熱,項目經理王君舫突然接到居民電話,稱要給工人們送綠豆湯和西瓜降暑?!昂脦孜痪用裢浦惠v手推車,上面有一大罐綠豆湯,還送了十幾個西瓜,當時特別感動。”他說。
項目建設過程中,修車站需臨時借用梅苑小學一部分操場,給正常教學造成了不便,項目就在另外一處空地,為學校新建了一個臨時操場,雙方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后來,項目部的技術人員還為小學生們上了一堂課,講解“地鐵是怎么建成的”,孩子和老師們都非常感興趣。項目部還組織了地鐵趣味運動會,邀請師生們參加。
“地鐵是民生工程,建設過程中離不開街道社區的支持、居民的理解。我們愿意‘打開大門’建地鐵,誠摯邀請市民參與到地鐵建設中來!”王君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