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團公司召開慶祝建黨101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
本報湖北武漢訊:6月30日上午,集團公司召開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暨“七一”表彰大會。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志明出席會議并講授黨課,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魏加志主持會議,副總經理吳剛通報了2021年度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評價結果和2021年度“黨課開講啦”精品黨課評選結果,副總經理王卓華宣讀了集團公司2021年度“四好”領導班子和第五批“示范黨支部”表彰文件,二級咨詢張丕界同志宣讀了“兩優一先”表彰文件。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回顧黨的輝煌成就,展望企業發展前景,團結動員集團公司廣大黨員干部職工,堅定信心決心、保持定力耐力,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作風和“踏平坎坷再出發”的姿態,全面推動企業改革發展在“十四五”期間再上新臺階、實現新突破。
會上,陳志明講授了題為《堅定信心展作為 團結一致向前看 全力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絢麗篇章》的專題黨課,并代表集團公司黨委,向廣大黨員致以節日的問候,向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表示祝賀,向為改革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老黨員、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陳志明指出,奮進新時代,要深刻認識百年奮斗取得的輝煌成就。在百年奮斗歷程中,黨始終肩負光榮的使命,始終堅守崇高的理想,始終進行偉大的實踐,始終培育優良的作風,這是黨繼往開來的精神動力,也是企業砥礪前行的力量源泉。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國資國企改革邁出了重要的步伐,集團公司緊抓機遇,“十三五”以來,成為企業規模增長最快、效益提升最多、發展成效最好的時期。企業業績考核連續六年名列股份公司工程承包板塊榜首,入選國務院國資委“標桿企業”,連續兩個任期獲評中國鐵建“領軍企業”,鞏固了“兩個第一方陣”地位,實現了做強做優目標。這些成績與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和全體干部職工的拼搏奮斗密不可分,是在壓力挑戰下砥礪奮進、闊步前行的結果,是今后接續奮斗、攻堅克難的信心所在。
陳志明強調,描繪新藍圖,要加快推進企業“十四五”發展戰略落地見效。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要因勢而動、順勢而為、堅定信心、團結一致,勇擔企業發展重任。以創新把握機遇。要全面把握國家“十四五”戰略規劃重要機遇,堅定信心,積極融入;敢于創新,努力爭取;對標對表,苦煉內功,以奮力拼搏的狀態,答好未來新答卷。以實干開創未來。各級黨組織要主動成為戰略規劃的踐行者、倡導者和推動者,按照“先戰略后規劃、按規劃訂計劃、依計劃抓落實”的節奏,做好戰略分解實施,堅定不移執行戰略規劃、保持戰略定力,爭做主賽道的引領者,以各項子規劃的實現,支撐保障集團總體戰略的實現。以奮斗迎接挑戰。要積極應對外部壓力、對標先進、基礎管理、思想作風、風險防范等諸多挑戰,既要享受榮光,更要承擔責任,緊緊依靠“自信自強、團結包容,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的企業特質,不斷戰勝發展道路上的各類風險挑戰。
陳志明要求,擔當新使命,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和強化政治引領。要更加堅定理想信念,聽從黨的指揮,保持政治定力,將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領會“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轉化為愛企之情、奮斗之志、盡責之力。夯實和鞏固組織保障。要抓好黨建責任制考核,強化黨的領導作用,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生產經營成效檢驗黨建工作成果。要加強人才干部隊伍建設,將“三論”評事、“四度”評人作為考核評價的標準和干事做人的遵循,突出業績導向、基層導向、實干導向,選拔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優秀人才。要強化兩級總部建設,打造“五型”“雙高”總部。傳承和創新先進文化。要大力培育和踐行守正創新的創新文化、唯旗是奪的爭先文化、舍我其誰的擔當文化、重信守諾的誠信文化和篤實力行的實干文化。培育和發揚優良作風。要堅持執紀從嚴和教育為先兩手抓,積極營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從業氛圍。抵御和化解矛盾風險。要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認真分析、準確研判和快速處置各類風險,防止小風險積聚釀成重大風險、復合風險和系統性風險,提升風險防范處置的敏銳性、前瞻性和主動性。
魏加志對落實會議精神提出了具體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勇擔歷史使命。將發展好企業作為各級黨組織的崇高使命和第一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向基層延伸。二要堅持圍繞中心,推動深度融合。牢固樹立“圍繞中心抓黨建”理念,切實把提高企業效益、增強競爭實力、實現資產保值增值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三要堅定決心信心,推進高質量發展。發揮黨建工作引領和保障作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會上,五公司黨委、電務公司黨委、四公司武昌濱江商務區地下環路項目黨支部和優秀共產黨員代表夏明錟作了交流發言。
集團公司領導班子其他成員、總部全體人員,二級單位總部全體人員,各子(分)公司黨委書記、組織部長,第五批“示范黨支部”書記,“兩優一先”先進代表等,共計2300余人在主(分)會場參會。
圖為會議現場。
(劉升琛 徐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