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長制”管理加速世界級海底隧道建設
本報浙江寧波訊:“采用‘工長制’管理模式以來,項目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等控制環節均有了長足進步。”近日,在一場以“提質增效”為主題的執行力檢查中,城軌公司甬舟鐵路項目負責人王雙向檢查組介紹了項目的“管理創新”。
據悉,該項目承建的金塘海底隧道3工區,包含一段盾構開挖直徑14.57米、長約6.27公里的大盾構海底隧道和4座總長4.67公里的鉆爆法隧道、3座總長1.62公里的鐵路橋、1.2公里的路基段施工。在這項“超級工程”中,建設者將完成世界級超大直徑盾構首次海底對接、洞內拆機等創舉。
面對高難度工程潛在的種種風險,自2022年10月進場以來,該項目始終秉承“安全零事故、質量零缺陷、進度零滯后”的管理目標,以“接地氣”的管理方式,跑出了高質量發展加速度。推行工點“工長制”,便是他們今年提出的首項工作力舉。
“工長制”模式旨在由項目選派業務骨干,對所劃分工點進行一對一結對幫扶,真正實現責任“落地生根”、任務“包產到戶”。在該模式中,工長主要對工點的施工生產、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等工作進行監督、協調、考核,保障“責任田”內的各項工作高效推進。
“許經理、梅經理、呂部長,我們一起到現場去,對照斜井進洞工作清單再梳理一下現場工期進度。”質量總監匡新雨是該項目斜井工點的一名工長,自履職以來,他經常聯合多部門主動出擊到現場“找茬”。對照項目與其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匡新宇從施工方案入手,重點協調解決現場人員組織、機械調撥、材料供應等環節的痛點與堵點,通過倒排工期、強化技術人員交底、優化機械作業區域、調整工序流程,他所帶領的工點團隊最終提前12天完成斜井進洞節點目標。
與此同時,該項目還對各工長實行每月考核機制,并配套成立“執法小組”,不定期對現場施工生產中的各項問題進行通報,完成了從執行到監督、從整改到獎懲的“閉環式”管理。據統計,自2月14日實行“工長制”以來,該項目各工長、副工長平均每周開展不少于3次班前安全教育,每周組織不少于2次施工協調會,極大促進了工點工作快速推進。創新的管理模式在保障工程安全及質量的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外在標準化“形象”。
甬舟鐵路是浙江省大通道建設十大標志性項目之一,對于切實促進甬舟同城化、一體化發展具有深遠意義。2023年,在高質量發展思路指引下,該項目通過培養管理人員創新思維、規范作業人員行為習慣,充分踐行企業“聚焦大盾構,行業爭一流”的工作理念,為打造“超級工程”行業標桿注入了更多管理活力。
(張 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