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武漢雙柳長江大橋項目承辦全線首次現場觀摩交流會
本報湖北武漢訊:4月8日,由湖北交投集團雙柳橋公司組織、一公司武漢雙柳長江大橋項目承辦的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墩柱、箱梁質量品質提升觀摩交流會成功舉辦,這是全線開工以來組織的首次大規模現場觀摩會。
此次觀摩會將觀摩點設在了該項目邾城西互通施工現場、1號鋼筋加工場和1號智慧梁場。“每個墩柱都有‘身份證’,掃碼即可獲得身份信息。這樣不僅方便施工監管,又是工程責任公示牌。”在邾城西互通施工現場,項目總工韓永祥介紹。此舉不僅增強了現場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和責任意識,還實現了信息高效集成、快速傳遞和資源共享,有效提升了項目安全質量管控能力。
為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質量、節約生產成本,該項目引入了數控鋼筋籠滾焊機、數控鋼筋彎箍機、車絲剪切一體機等大型自動化鋼筋加工設備,減少了大量人工操作和材料消耗,真正實現了信息化管理、機械化作業。
該項目1號智慧梁場布置有6條環形制梁生產線,承擔了2483片預制箱梁的生產任務,是全線目前最大的預制箱梁生產基地。該梁場通過“智慧梁場信息管控平臺”,將作業人員、原材料、生產計劃、安全質量管控等實行集成化、動態化管理,解決了過去傳統梁場施工存在的能耗高、效率低、品控難等問題,在品質耐久、智能建造、低碳環保上實現了技術突破和管理創新。該梁場還采用了液壓智能整體模板系統、變頻行走控制系統、智能蒸養系統等一批智能化程度高、能耗低的新型設備,每條生產線按照工序劃分為8個主要功能區,不同分區之間采用移動臺座及變頻行走控制系統實現互聯,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預制箱梁完成澆筑后,傳統灑水養護需要3到4天時間,該梁場使用蒸汽養護房,提供恒溫恒濕的養護方式,只需22小時即可達到指標要求,部分工序生產效率是傳統梁場的3至5倍。
新港高速公路雙柳長江大橋及接線工程全長約34.7公里,途經武漢新洲區、鄂州華容區。項目建成后,將優化武漢都市圈環線高速公路路網結構,增強過江通道通行能力,有效支撐武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加快武漢“大光谷”“大車都”“大臨港”“大臨空” 四大經濟板塊建設,推動武漢都市圈一體化進程。
(劉若梅 王奕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