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橋飛架32股鐵路線
國內跨越鐵路線最多的混合梁斜拉橋順利合龍
本報湖北襄陽訊:6月8日上午,集團公司承建的國內跨越鐵路線最多的混合梁斜拉橋——襄陽北編組站大橋最后一段鋼主梁吊裝到位,標志著大橋順利合龍,為工程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襄陽北編組站大橋是襄陽市環線提速改造工程的控制性節點工程,為雙獨塔、雙索面混合梁斜拉橋,設兩座主塔,梁面以上塔高分別為117米、105米,主橋長920米、寬37.5米,跨越32股鐵路線。
大橋采用“部分轉體+部分懸拼”的施工方法,跨漢丹、焦柳鐵路正線部分采用轉體施工,跨其余站線部分采用懸拼施工,確保了襄陽北編組站在項目施工期間正常運營。
大橋主跨520米,采用“混凝土橋面板+鋼主梁”的組合結構形式,跨越襄陽北編組站。本次吊裝的最后一段鋼主梁長12.05米、重43噸,距地面21.95米,在橋面吊機的牽引下精準吊裝到位。至此,襄陽北編組站大橋主梁全部貫通,大橋全橋合龍。
集團公司建設者分別在T3、T5主塔兩側各設置一臺橋面吊機,兩個作業面同時向跨中進行懸拼作業。施工過程共申請鐵路營業線“天窗點”216次,先后克服了營業線施工安全風險高、鋼梁節段散拼線性控制難等難題,創造了“耐候鋼梁節段懸拼施工”新紀錄,為后續國內同類型城市交通項目設計、施工積累了寶貴經驗。
襄陽北編組站大橋于2022年8月3日、9月20日分別完成T3、T5主塔轉體施工。大橋采用了新型齒輪齒軌式多點支承轉體系統,是世界首座齒輪齒軌式轉體斜拉橋,最大轉體重量32000噸,相當于約700架C919客機的重量,開創了“智能式轉體施工”新紀錄。
據了解,集團公司在該項目成立了“技術分中心”“BIM分中心”和“勞模創新工作室”,在襄陽市建管中心、武漢鐵路局襄陽指揮部的指導下,聯合設計院、高校、生產廠家等多家單位進行技術攻關、工裝研發等,為大橋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技術保障。
截至目前,該項目實現了“四項國內首次應用”技術突破,獲得發明專利10項、實用新型專利42項、國家級QC成果一等獎3項、國家級BIM應用技術二等獎2項,發表核心論文15篇,形成專著1部、標準2部。先后獲評湖北省建筑施工現場黨建、質量、安全、綠色、智慧、文明“六個工地”示范項目和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工地安全生產標準化學習交流項目等稱號。
襄陽北編組站大橋由我集團等單位投資建設,建成后將有效解決襄陽市被鐵路東西分割,鐵路通道周邊交通擁堵等問題,對打造襄陽“半小時交通圈”,進一步加強襄北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區、自由貿易試驗區與城市中心區域的聯系,助推襄陽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圖為建設中的襄陽北編組站大橋。
(宋永紅 李兆蘭 古建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