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廈高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
本報福建福州訊:5月20日,隨著55031次檢測列車從福州南站緩緩駛出,由我集團參建的福廈高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向全線開通運營再進一步。
福廈高鐵是國內首條跨海高鐵,設計時速350公里,正線全長277.42公里,先后跨越湄洲灣、泉州灣、安海灣3個海灣,全線共設8座車站。我集團主要負責福廈高鐵4標的施工任務,線路全長21.5公里,涵蓋路基、站場、橋梁、43.227公里的無砟軌道、福州南至泉州東約151公里正線鋪軌、177組道岔鋪設及628榀箱梁預制等任務,設鋪軌基地1處、大型道砟存放場1處。其中,湄洲灣跨海大橋、梅山特大橋、路基施工、無砟軌道鋪設及鋪軌是該項目重難點工程。
湄洲灣跨海大橋長14.7公里,海域施工長10.8公里,是國內首座跨海高鐵矮塔斜拉橋,也是福廈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施工過程中,集團公司建設者秉持“精品工程、智能福廈”理念,采用自主研發的“昆侖號”千噸級運架一體機和大跨度移動模架制梁機,分別從北向南進行海面架梁作業、由南向北進行現澆梁施工,一舉解決了施工周期以及大跨度海上現澆梁等施工難題。他們還加大“小改小革”研發力度,積極推廣使用新工裝、新工藝,在解決施工難題的同時提升了工效,先后攻克了海上超長棧橋、潮汐區圍堰、大直徑深水樁基、主塔索鞍定位等施工難題,創下“昆侖號”千噸級運架一體機等多項“中國造”之最,形成矮塔斜拉橋索鞍快速定位施工工法等30余項科研成果。
梅山特大橋全長3.773公里,共有9處門式墩,3處跨越杭深鐵路線,具有特殊結構物多、既有線施工多、工程難度高、技術要求高、安全風險高等特點,是連通湄洲灣跨海大橋架梁通道的重要脈絡。在鋼蓋梁吊裝施工中,集團公司建設者超前規劃,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并提前召開吊裝演練和技術交底會,確保了在“天窗”時間內順利完成吊裝。在鋼蓋梁頂推作業中,采用分級拖拉滑移頂推施工,解決了單跨頂推難題。同時,在滑靴上設置鋼滾輪限位,防止拖拉過程中發生較大偏移,不僅確保了鋼蓋梁頂推作業順利完成,而且為后續上部結構施工奠定了基礎。
在鋪軌施工中,集團公司采用了完全自主設計、自主研發的全國先進新型鋪軌機組——BLCP500型本鄰兩線長軌鋪設機組。該機組可實現“走單線鋪雙線”跨線鋪軌,具有鋪軌效率高、安全性能好、工序流程少、適用范圍廣等特點。這一技術填補了我國高鐵機械化跨線鋪軌作業技術空白,在鋪架行業中具有里程碑意義。針對鋪軌交叉施工多、運輸距離長等特點,他們使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的鋪架綜合指揮管理調度系統,可實現通訊定位、道岔開向自動監測與預警、調度命令智能篩選等,能夠實時監控長軌裝卸情況、機車車輛沿途的車行軌跡,保護長鋼軌運輸及施工安全。
此外,集團公司福廈高鐵項目下設靈川制梁場,主要承擔福廈高鐵628榀箱梁預制任務,其中40米箱梁298榀。該梁場也是全國第二家、中國鐵建第一家生產40米箱梁高鐵項目。
福廈高鐵通車后,將進一步縮短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的時空距離,形成福州與廈門1小時經濟圈,實現從廈門到北京一路“高鐵進京”,對打通東南沿海高速鐵路大通道、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沿線新型城鎮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一、二、三、六、橋梁公司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