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高溫 迎“烤”驗
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西延伸工程建設再提速
本報上海訊:連日來,上海市持續高溫天氣,但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西延伸工程的建設者,卻不畏“烤”驗、堅守崗位,用汗水詮釋責任與擔當,全力保障長三角一體化重點工程“一站一區間”加速推進。
7月30日,在位于青浦區的新建軌道交通站點西岑站跨練西公路現澆梁施工現場,熱火朝天的大干氣息撲面而來。已完成混凝土結構的西岑站,正緊鑼密鼓地開始鋼結構及二結構施工,長達150米的跨練西公路連續梁一次性混凝土澆筑現場機械轟鳴,為工程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岑站為地上三層島式車站,頂部為鋼結構屋頂,地面一層為設備層、二層為站廳層、三層為站臺層,寬度21.4米,長度146.8米,車站高度18.1米,主體建筑面積約10801平米。
為確保西岑站施工進度和安全質量,集團公司項目部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不斷提升項目管控效能。施工過程中,該項目聯合設計單位,建立可視化管理平臺,提前進行BIM模型虛擬建造,通過分析BIM模型可行性,確定最終設計及施工方案,減少后續施工階段的變更。同時,在系統內實時更新每個實體工程進度,與施工計劃對比,滯后工期及時預警,項目的質量安全與建設進度更為可控。
在淀山湖攔路港西側、滬渝高速南側的17號線西延伸項目工地上,一座矮塔斜拉橋已經初具規模。跨河造橋通地鐵,在上海并不少見,跨攔路港橋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國內軌道交通工程同類型跨度最大的矮塔斜拉橋,主跨達到180米。這一紀錄的產生,源于建設生態一體化的理念。攔路港地處青浦區二級水源保護區,且是三級航道,在規劃設計階段,就明確了不在河中設墩的原則,并且還要滿足河道規劃的藍線要求,由此造就了大橋180米的主跨跨度。
截至目前,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西延伸工程(東方綠舟站—西岑站)項目2311根樁基和224座承臺已全部完成,墩身完成220座,預制U梁架設完成186榀,攔路港節點橋及跨G50高速節點橋全部進入梁部施工階段。
作為加強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和上海中心城區的快速“連接器”,該項目由既有東方綠舟站向西延伸至在建西岑站,全長6.6公里,共設一站一區間,全線為高架線路,是長三角示范區內一條重要的軌道交通線路。新建的西岑站是長三角示范區軌道交通的先行站,也是示范區內的軌道交通樞紐中心,建成后將服務于華為青浦研發基地和西岑科創中心。
圖為該項目施工現場。
(孫震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