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可期
春日可期
王雪楠
一年將盡時,才覺歲月深。
日子寂靜無聲,時光轉瞬即逝。詩人于堅曾于歲末靜靜思索:“雪睡了,夜有一個白色的枕頭,寒風吹亮了月光,十二月默默地站在街上,有些甜蜜,有些辛酸,有些茫然。”
年終歲末,新入職的我們開始盤點2023年的所有經歷與收獲。我們好像無時無刻不在奔忙,卻反復游走在期望與現實斷裂的峭壁之間。一如隔花人在《十二月》中聊以自慰的感慨:“錢沒賺到,事沒做好,在不喜歡的人背后翻白眼,在喜歡的人面前逃跑,這都是別人的問題,我安慰了一下無辜的自己,決定明年繼續做夢。”這些境遇并非個別人的感受,而是普遍存在于我們周圍每一個人身上。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四分之一人生危機”,是指20出頭到30多歲的年輕人很容易經歷的一段“對人生方向和生活質量的焦慮”。
我們完成學業、進入職場……后知后覺地徘徊在四分之一人生的交叉路口,赤裸裸地面對那些似乎永遠無法回避的選擇與壓力。因為缺乏一些面對人生重大選擇與現實挑戰的經驗以及應對能力,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從哪里開始、如何開始以及究竟會改變什么,從而陷入遲疑不決的思想斗爭,產生一系列的迷惘。
那么,正在經歷“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我們,要如何真正發現、認識并最終找到自己呢?
我們要知道,人生海海,不可能永遠風平浪靜、一帆風順,偶爾也會遇到驚濤駭浪,經歷各種各樣的困難和考驗。我們要做的,只有勇敢面對、冷靜判斷,讓自己夢想的小船盡量不偏離航線,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勝利的彼岸。
有些時候,我們會發現,那些看似無法解決的事情與問題,其實也并非一定要急著去解決,就像烏云過后總會放出晴空,我們可能會在寂靜等待中意外收獲一道絢爛的彩虹;就像白雪撒下大地,不用特意去清掃,堆積的雪花還可以點綴一個燦爛的冰雪王國。
當我們陷入“想做自己”和“無法做自己”的糾結時,一定要懂得傾聽與照顧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給自己的心情做一次spa,及時調整和平復一些消極的情緒。這樣,我們便有機會去挖掘和感受:原來生活的雨雪風霜皆是沿途的風景。
最近喜歡上這么一句話:“心有山海,靜而不爭。”意思是內心有一片連綿起伏的大山和廣袤無垠的大海,洶涌澎湃卻能安于平淡、默默堅守。
所有的冬雪,不過是春花的前奏。
(作者單位:五公司西渝高鐵15標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