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大道項目矮塔斜拉橋順利轉體
江西南昌訊:11月8日,由五公司承建的陽光大道跨京九、昌九鐵路兩座重達2.8萬噸的矮塔斜拉橋,經過兩天一夜的緊張作業,順利落位、精準銜接,實現完美“轉身”,為線路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陽光大道項目位于江西省贛江新區中醫藥科創城,全長2408米,設計為雙向6車道,其中跨鐵主橋長370米。此次轉體的8號主墩及11號主墩轉體重量均約2.8萬噸,轉體段長度157米,梁體寬度為36.6米,超寬、超重的結構使得轉體施工極為困難。
針對轉體橋“梁面寬、大角度、時間短”的復雜施工特點,該項目大力推行數字化施工,利用BIM技術展開技術攻關,建立模型,全過程模擬轉體,并采用智能化可視監控系統,對現場數據進行動態監測。現場人員還在轉盤上設置刻度、編號,實施“雙控”措施以保證及時調整轉體速度,每轉5度報告轉體進度、應力變化等情況,確保轉體過程中梁體的平衡及穩定。
為實現完美“轉身”,該項目還在施工現場建立了智慧工地指揮中心,采用轉體橋姿態調整信息化系統,實時監控梁體姿態、模擬平面軌跡、梁體豎向振動狀態,攻克了復雜環境下超寬超重大縱坡斜拉橋轉體施工關鍵技術。并通過在球鉸下方設置傳感器、在梁面二次配重,把球鉸的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級,確保了轉體時大縱坡斜拉橋的相對平衡,橋墩主體零誤差精確定位。
此外,京九、昌九鐵路作為交通要道,車流密集,每隔3到4分鐘便有列車通過,這意味著橋梁轉體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高質量完成,技術挑戰巨大。在轉體橋施工期間,該項目采用監測及預警系統,實時監測轉體橋梁運行狀態及轉速、風速、應力等關鍵指標,搶抓鐵路運行“天窗”期,最大程度減少施工對既有鐵路線的干擾。
陽光大道建成通車后,將成為連接臨空組團和中醫藥科創城的重要交通干道,對優化完善贛江新區路網,推進各組團交通互聯互通、產業轉型對接、公共服務共享、區域融合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圖為轉體施工現場。
(吳忌 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