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司雄忻高鐵項目
念好“四字訣” 奮力沖刺年度目標
山西忻州訊:五臺山站特大橋首座連續梁順利合龍、首片移動模架現澆簡支梁順利澆筑、北太行山隧道2號斜井即將進入主洞施工,連日來,四公司雄忻高鐵項目嚴格落實集團公司“大干四季度”工作要求,搶抓施工“黃金期”,鉚足干勁,奮力沖刺,施工生產捷報頻傳,接連取得多項重大進展。
建設過程中,該項目聚焦精細化管理,以實現“工程優質、效益優良、干部優秀”為目標,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全力推動項目高質量建設。
智慧平臺“精”構建,施工管理智能化。該項目積極落實集團公司智能建造要求,創新打造智慧工地平臺,囊括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進度管理、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等諸多關鍵模塊。“智慧平臺以施工過程管理為核心,全力塑造互聯協同、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項目信息化生態圈。”該項目經理宋廣明介紹,它實現了工程施工的可視化智能管理,大幅提升了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確保各項施工數據能及時采集、傳遞與共享,為精準分析和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撐。針對高墩橋梁施工,該項目運用智能監控系統,可憑借無人機智能巡檢、數據無線傳輸、AI算法識別等先進技術,對現場安全文明施工展開實時監測與分析預警,給施工安全再上一道堅固防線。
工藝工裝“巧”創新,提質增效成果顯。北太行山隧道長12518.61米,存在軟巖大變形、淺埋、偏壓、突水突泥、巖爆、斷層等不良地質,為Ⅰ級風險隧道和全線控制性工程,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為高質量推進隧道建設,該項目運用二次襯砌雙面板智能臺車、3D斷面掃描儀、自動噴淋養護系統、自行式仰拱棧橋自動布料機、全自動水壓鑿毛機等工裝設備,有效提升了施工質量。他們還推廣使用“五車一橋”工法,不僅減少了作業人員數量,還顯著提高了隧道施工效率,實現了經濟效益與勞動效能的雙贏。此外,該項目開發的十余項橋梁小工藝工裝在五臺山站特大橋得以成功應用,規范了施工流程,有力提高了施工標準化程度,切實保障了橋梁施工質量。
穿透式管理“嚴”落實,本質安全穩筑牢。為夯實本質安全基礎,該項目嚴格落實穿透式安全管理模式,劃分出23個責任單元,配備47名網格安全員,并在現場各工點設置責任單元公示牌。目前,鐵路建設穿透式管理模塊已投入運用,每日將班前講話、工作記錄、帶班記錄等信息準確錄入,各項工作正逐步落實,有效保障了施工現場的安全有序。“我們錨定‘零事故、零死亡’目標,通過安全風險分析會、班組安全培訓、現場安全隱患排查等方式,加大對安全生產責任、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安全教育培訓等方面的監督評估,推動安全管理體系運轉科學化、常態化。”該項目黨支部書記肖江松介紹。
班組標準化“細”建設,管理效能大提升。該項目緊緊圍繞“一包兩進三環四管”工作主線開展班組標準化建設,加大幫扶指導,全力打造“安全有保證、質量有管控、進度(工效)有提升、成本有節約、工資有保障”的“五有”型標準化施工班組。同時,他們依據工序風險程度及事故典型案例,精準甄別出高風險班組,涵蓋隧道立架班、隧道混凝土運輸車隊、移動模架安裝行走工班等施工班組。針對不同高風險班組,單獨制定標準班組創建方案,結合集團公司及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明確包保人員、進班組人員、標準化班組的工作清單,并依據工作任務難易程度做好時間區分,有序推進各項工作。該項目還積極選樹安全模范典型,選定隧道1斜立架班、3斜立架班、橋梁移動模架施工班組作為試點班組,實施“日考核、周兌現”機制,截至目前已兌現獎金5000元。此舉有效調動了試點班組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了工作績效,為全面推廣標準化班組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雄忻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建成后,對山西更好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強化中部地區的大通道格局、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促進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劉洋澤鵬 李立偉 李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