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重大工程黃茅??绾Mǖ勒酵ㄜ?!--<$[標題]>end-->
廣東江門訊:12月11日,我集團參建的國家重大工程黃茅??绾Mǖ勒酵ㄜ?。自此,從江門到珠海的通行時間從1個多小時縮短為30分鐘左右,為粵港澳大灣區跨江跨海交通網絡再添“關鍵一橫”。
黃茅??绾Mǖ朗恰痘浉郯拇鬄硡^發展規劃綱要》發布后首個開工的跨海通道工程,也是繼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之后,粵港澳大灣區又一跨海通道重大工程,東接港珠澳大橋西延線鶴洲—高欄港高速,西接西部沿海高速,橫跨珠江口崖門入??邳S茅海水域,線路全長約31公里,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時速100公里。
我集團承建的黃茅海跨海通道T6合同段全長7.452公里,主要施工內容包括橋梁6座、互通匝道5座、箱梁預制、互通匝道現澆梁8聯等工程。T6合同段預制梁場是全線最大的預制箱梁生產場區,承擔著T5、T6、T7三個標段25米、30米、40米合計2548片預制箱梁的生產任務。
面對艱巨的制梁任務,該項目積極引入BIM技術與智能化技術打造智慧梁場,通過物聯網技術、BIM展現、智能AI識別等手段,實現對“人、機、料、法、環”等核心生產要素的全方位智能管控。并配置了自動化預制生產線、移動臺座、環形生產線,采用智能整體液壓側模+智能振動控制系統,養護則由高溫蒸汽養生代替傳統噴淋養護。
工廠化、智能化、流水線式的作業模式,大大減少了操作人數和工序時長,使單片箱梁模板安裝時間由12.2個小時縮減至7.4個小時,養護時間由7天縮短為1天,單片梁生產時間由原來的8天縮減至3.2天,持續推動生產標準化和管控精益化。
在路基施工中,該項目緊盯施工過程中安全、質量、進度等要素的數字化應用和管控,使用軟基監控、北斗高邊坡智能檢測系統、超聲波成孔檢測儀等設備與互聯網云平臺相連,降低了施工管理難度,同時對復雜工點臨時設施結構進行設計檢算,以“數字工地”助力現場作業精細化管理。
黃茅??绾Mǖ劳ㄜ嚭?,將進一步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實現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同時與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南沙大橋、虎門大橋共同組成粵港澳大灣區跨??缃ǖ廊?,助力粵港澳大灣區早日形成世界級交通樞紐。
圖為該公司承建的黃茅??绾Mǖ莱嘞獤|互通。
(孫 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