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來早
人勤春來早
彭海鷹
幾場春雨過后,達州的春天更美了。滿眼的綠,滿眼的花,深綠、淺綠、桃紅、雪白、金黃……一叢叢,一簇簇,蜂飛蝶舞,鳥兒啾鳴,輕風拂面,沁人心脾。
達州,古稱“通州”,地處川、渝、鄂、陜四省市結合部和長江上游成渝經濟帶,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物流樞紐城市,素有“巴人故里、中國氣都”之稱。還有人說,這里是離太陽最近的地方。
在達州成達萬高鐵銅缽河特大橋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五公司建設者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項目經理蔡德志早出晚歸,與項目團隊精耕細作,用忠誠與務實寫就了一篇篇春天的贊歌。
為全面驗收項目部的管理成效,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王元清與總經理王碧軍,帶領開篇布局“回頭看”工作小組來到施工現場,爬上20多米高的34號主墩,對照上場時的策劃方案,進行“全過程、全序列、全要素”的過程驗收。
“測一測,看一看,算一算,心中有數不慌亂!我們干項目,必須求真務實!成達萬是我們驗收成果的第一站,它干得好與壞,關乎著公司全年的經濟效益與口碑,我們要集中力量幫助項目理思路、查不足、出產值、出效益、出信譽……”王元清言簡意賅布置著工作。
墩上,正在進行現澆梁體支架的吊運工作,長長的吊車臂上掛著兩根粗壯的鋼絲繩。下面,吊著6榀長長的方形梁體,在吊車司機的安全操作中,梁體緩緩下降,移至合適高度時,一旁等候的工友便上前扶住梁體慢慢往下放。老陳站的地方有點別手,不好使勁,他干脆脫下手套,拉過身后的安全帶,繞過模板走到了另一側。
“小心腳下,注意安全!”安全員老張大聲提醒著。
“一、二、三,放!”工友們手腳并用,弓著身子、喊著口號將梁體順利放到了預定位置。
與銅缽河特大橋相連的是紅星大橋,這里正在進行箱梁施工,各工序緊密銜接,忙而不亂,熱火朝天。
一位工友拿著一根長長的螺紋鋼,比劃著在其他鋼筋上做記號。
我問:“你是憑著手感做記號嗎?”
師傅靦腆地笑笑:“不是呢,我是事先量好尺寸的。”
一旁的五管理組組長龔松柏告訴我:“鋼筋綁扎有著嚴格的尺寸要求,不能隨意放大放小。”觀察了一會,他走到工友中間,對綁扎過程中存在的小問題提出了修正要求。
旁邊,是個正方形的現澆梁頂板預留人孔,幾名工友正從孔中合力向外傳送木板。一位工友說:“再辛苦兩年,我小孩研究生畢業,就可放心退休啦!”
另一工友笑著附和:“是啊!在工地上干活,風里來雨里去的,還是多讀點書好啊!”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父愛的無私與生活的不易,便用手機給他們拍了幾張照片。工友笑哈哈地說:“春天來了,請給我們拍好看一點啊,到時候我們把照片傳給老婆孩子看一看,讓她們也高興高興!”
我跟在龔松柏的后面,走一路,看一路,聽一路。人手不夠,他立即聯系施工負責人按照合同約定盡快上齊人手;現場管控不力,他立即要求現場負責人馬上整改;技術人員現場遇到難題,他二話不說提供解決方案與思路……看得出來,他是一個雷厲風行、有思路、有主見的項目管理者。
我們繼續向前,朝著紅星隧道進口走去。紅星隧道進口至銅缽河特大橋34號主墩是項目部精心打造的示范段,業主每次檢查的“逢檢必過點”。
翻過一座山,拐過幾道彎,紅星隧道進口終于出現在我們眼前。霎那間,我有點恍惚:這到底是工地,還是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呢?放眼望去,青山疊翠,花兒繽紛,中間是寬闊、平整、一塵不染的水泥硬化便道,鮮艷的紅旗插在外側,迎風招展。紅色屋頂白色主體的活動板房是管理組的現場會議室、安全積分超市與視頻監控中心,在陽光照射下更為顯眼。
春風吹來百花香,求真務實大干忙。在這播種希望與美好的春天里,五公司廣大干部職工正上下同心、肩負重任,合力譜寫一曲求實創新之歌。這分明就是一幅畫,一幅栩栩如生流淌在干部職工心中愛崗敬業的工筆畫!
(作者單位:五公司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