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情緣
報紙情緣
楊璇
傍晚時分,掛在天幕的流彩捎帶著和煦的微風,與喜悅撞了個滿懷。回到家,立刻打開窗戶,感受這絲愜意。拿著手上新一期的《中國鐵道建筑報》,查詢報紙上的資料,也不由思索起與報紙的點滴故事。
依稀記得,第一次走進中國鐵道建筑報社,映入眼簾的是見證它75載篳路藍縷的白色鏤空浮雕。浮雕熠熠生輝,也象征著鐵道兵精神源遠流長、永不磨滅。2023年是《中國鐵道建筑報》創刊75周年,用一句話來概括我與它的故事,那就是——認識、啟程、升華,與它同行。
2021年9月21日,是我和《中國鐵道建筑報》的第一次相識。偶然看到朋友分享《中國鐵道建筑報》上一篇關于中秋的散文,也是那時起,注定了我與它的相遇。尤記得,那年月亮特別圓,一抔月色拂過山墻,也將銀輝漫不經心地傾瀉在夜色中。靈感如泉涌,我當即寫下一篇關于中秋的散文,也很幸運在集團公司網站發表。也是從那時起,那顆從事文字工作的種子在心底發了芽。
《中國鐵道建筑報》帶給我的,除了震撼,更多的是機遇。我的第一篇文章發表后,被許多同事點贊。我十分高興,也極大地激勵著我繼續寫作。借由這份契機,讓我有機會領略到不同領域的風采,拓寬自己的視野;也讓我有機會參與到重大活動中,聆聽宏觀層面的真知灼見;還有機會深入施工一線,感受項目建設者的苦與甜??梢哉f,與《中國鐵道建筑報》共同成長的日子,給我留下了難以抹去的深刻記憶。
文字如水清澈見底,紙上春秋歷歷在目。除了持續不斷投稿,報紙上的許多文章也值得閱讀和記錄??匆娦侣劰濣c時,不由想起曾操作無人機拍攝云巔架飛虹的場景;看見政工消息時,不由想起穿越TBM區間隧道采訪勞動者的情形;看見人物訪談時,不由想起曾蹲點采訪、手心出汗的緊張情緒。作為一名基層通訊員,想寫出打動人心的文字,展示真真切切的新聞,我的職業生涯與《中國鐵道建筑報》緊密融合在了一起。
生產經營、安全質量、鄉村振興、黨政民生……中國鐵建的每一次大變革,《中國鐵道建筑報》都在傳達、呼喚、吶喊。如今,當真正觸摸到這份傳承鐵道兵精神的報紙時,紙張間的細膩觸感,是任何一本雜志或者電子書都無可比擬的。
也很有幸,能在報社學習將近半年時間,讓我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一份報紙的生產過程,從校稿、審稿到印刷、出廠,一步步流程嚴絲合縫、精細無比。學習過程中,我認識了對我關懷備至的老師們,認識了來自中國鐵建各個單位的宣傳好手,也心懷感恩向他們請教?,F在,我愈發感受到宣傳工作的重要性,也同樣領悟到“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力行”的道理。宣傳工作需要勤學和思考,不僅要求儲備廣泛的綜合知識,還要求精準的實操技術。而我在新聞宣傳工作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當前,中國鐵建正處于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實施多元化戰略的進程中。在企業大家庭“強企富工”的逐夢路上,還有太多的未知領域去探索。但無論路途多遙遠,最終都會通過不同小徑,抵達心間的理想之路。
猶記得,去年中秋、國慶雙節來臨之際,我用相機記錄下中國鐵建大廈的歡慶瞬間。微風徐徐,大廈二樓窗戶微開,窗里的書架上,歷年來刊發的報紙整齊排列,任由時光細細流淌,訴說著鐵建故事。窗外,月亮緩緩爬上了樹梢,放出皎潔的光芒,為大地鍍上一層溫暖的銀色。
如今,回到公司宣傳崗位的我,再抬頭看向窗外,趁著夜色春風,回憶起與報紙的情緣故事。這份報紙具有莫名的吸引力,或許是承載著無數鐵建人的夢想,或許是描繪著奮斗拼搏的故事。此時此刻,我想再借人間二兩墨,手執宣傳紫毫筆,與無數鐵建通訊員一起,繪出中國鐵建發展“美景圖”。
(作者單位:五公司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