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成人a大片在线观看-成人a大片高清在线观看-成人av在线播放-一a一级片-一 级 黄 中国色 片

183天,他們為拉薩12條道路換上“新裝”

編輯發布:網站新聞編輯部 ??時間: 2025-01-24?【字體:

雪后的拉薩周圍群山白雪皚皚,布達拉宮風景如畫,許多市民和游客來到這顆“世界屋脊的明珠”前觀賞美景。

道路是關乎居民、游客出行的民生大事,也是城市發展的大動脈。為了盡快改善出行環境,有一群筑路戰士,他們披星戴月,日夜搶工,歷時6個月,終于提前10天完成了拉薩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工程項目12條道路主要工程內容,項目正式竣工,城市面貌煥然一新。

黨旗引航聚合力,文化鑄魂踐初心

項目始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持續發揮黨員帶頭模范作用,推動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斷增強價值創造能力。施工過程中,該項目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創崗建區”“亮明黨員身份、爭當行業領頭雁”“我是黨員我先上,安全生產做榜樣”等活動,激發全體建設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每天,項目領導帶著黨員干部常態化開展工地安全排查工作,真正踐行“我是黨員我先上”的承諾,時刻沖鋒在一線,為項目施工安全拉好一條條“紅色防線”。

組織50余名黨員干部開展志愿清掃活動(李靜 供圖)

此外,項目結合實際情況,積極推動“擎旗登高”黨建品牌落地,積極與地方政府開展檢企共建活動,形成創新擔當的良好團隊氛圍,激勵員工攻堅克難,充分發揮黨建的引領推動作用。

同時,他們深度踐行新時代“登高文化”及“十個子文化”,著力打造“清廉”“擔當”“爭先”亮點子文化品牌,充分將企業文化融入到項目發展的方方面面,以文化筑起項目全員“登高”必勝的堅定信念,艱苦奮戰183個日夜,在工期緊、難度大的情況下,憑借著敢為人先、全員擔當的精神,毫不放松施工進度,最終提前10天通車,真正將“登高精神”轉化為一次次“勇攀高峰”的實踐。

精細管理強基礎,提質增效創佳績

工期緊、任務重,且因地處熱門旅游區、古城管線復雜、交通疏解困難、地下水豐富、區域海拔高等因素影響,現場施工錯綜復雜。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優質地落實改造計劃,成為了擺在全體建設者面前的一道難題。

項目瀝青攤鋪現場(李靜 供圖)

他們選擇從加強管理入手,成立精細化管理領導小組,積極制定推進計劃,突出重點事項,明確提升指標,以加強精細化管理為抓手,全面提升項目管理水平。項目團隊每日對五個管理組分別進行日核算分析,統計每日各工點施工進度、施工產值、資源配置等情況,精準掌握各個工點施工進度、工效指標及安全質量管控情況,全方位、多層次掌握工程進展,有效加強了項目管控能力。

同時,他們還通過分析每日循環作業時間,運用施工生產套表、產值日進度表、工效指標分析表,及時對節點滯后的工點進行預警和重點關注,調整資源配置,優化工序銜接,克服各項不利因素,秉持著“起步即沖刺、開工即決戰”的理念,整合片區優質資源,組成專業班組,將其打造成為項目攻堅克難的“尖刀”,助力項目克服重重困難,不斷掀起大干熱潮,最終以183個日夜的艱苦奮戰,交付了一份人民滿意的“幸福工程”,也贏得了業主和地方的高度認可。

保安抓質重民生,聚力援藏顯擔當

拉薩市政道路改造提升項目施工地點位于拉薩市八廓古城核心區,屬于拉薩市重點民生項目,項目全員高度重視群眾需求,力求將對市民及游客造成的困擾降到最低,過程中,他們積極報送施工和交通疏導方案,主動出擊,著力加強與地方政府、社區居民等各方面的溝通協調,確保了工程的穩定推進,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和價值創造。

為了更好保障群眾安全出行,他們始終堅持“安全是保障、質量是核心”的宗旨,除嚴控工藝流程、過程糾偏、隱患排查、危險源防范化解等關鍵環節外,項目還舉辦各種技能培訓班、安全知識講座等活動,積極推廣先進的施工技術和管理經驗,不斷提升全員技能水平和安全質量意識,真正實現“雙零”目標,確保工程安全可控、質量可靠。

完工后的北京路(李靜 供圖)

2024年8月,西藏自治區召開援藏工作大會,北京路作為拉薩市的重要交通干道,順利完成該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為了確保北京路節點能夠在援藏大會前完成,他們實行了24小時輪班施工,大幅加速工程進度,在大會前,北京路改造工程順利完工,為援藏工作大會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項目人員馳援日喀則,搭建板房(李靜 供圖)

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6.8級地震,拉薩市政道路改造提升項目積極與一公司黨委對接,根據統一部署,迅速集結人員,與西藏片區其他項目共同組成技術援助小組,1月11日夜間抵達地震受災地區,在日喀則定日縣、拉孜縣全力開展救援工作,他們面臨著高寒缺氧、余震頻發的挑戰,在拉薩市政項目經理楊周進的帶領和鼓舞下,他們不畏艱險,以堅定為災民而戰的意志,大力開展物資運輸、板房搶建、房屋評估等工作,為受災地區從臨時安置轉向過渡期安置貢獻了力量,彰顯了央企員工的責任與擔當。(文/李靜 晏林 審核/沈正華 徐云華)